第二章 跳出贾府的小圈子-《红楼:我是贾琏》


    第(2/3)页

    贾府的情况摆在这里的,日渐衰落成为定局,荣国府一群虫豸,没拿个愿意放弃奢侈的生活。就看他们干的那些事情,哪一桩都不是聪明人该做的。

    贾母大概是看到贾府隐患的人,所以才有了把元春送进宫里的举动。一个深宅大院里的妇人,儿子孙子都不给力,能做到的正确应对也就这么一个了。

    贾母还想着维持贾府的荣华富贵,奈何家里一群猪队友。

    如果贾府能一直兴旺,贾琏真不介意混吃等死,提前知道了破败的结局,贾琏必须要自救。这个自救的前提,是必须掌握话语权。如果继续躺平,还谈什么话语权,谈什么自救。

    想要获取话语权,读书做官是唯一的途径。从军的选择是否定的,从贾敬和贾政的身上,贾琏看到了当初贾代善那一代人的选择,弃武从文,放弃军权,求一个体面的结果。

    唯一令人担心的就是太上皇那边了,当年的贾政也算半个读书种子,结果直接被太上皇出手,荫萌了一个五品官,蹉跎几十年。不过话说回来,贾政混了几十年都还是那样,不是因为荫官的缘故,而是因为他自身就是不适合做官。

    “出去读书?”贾母自然是非常的意外,毕竟在家里呆着不舒服么?

    “正是!”贾琏很明确的回答,呆在家里读书最大的缺点,就是社交圈子太狭窄。将来要做官的话,就得有足够的人脉圈子,做官的互相帮衬才是这个时代的正经途径。

    科举正途是这个时代做官的途径,这条路可以说是卷王之路,呆在家里丫鬟伺候着读书,哪里还有多少心思往书里去呢?环境很重要,就得跟卷王们一起卷,卷出一个王中王。

    就算是卷不过,在那个环境里必定受益匪浅。

    “此事,你跟你父亲先说好,老身自无不可。”贾母的语气淡了一些,贾琏知道该告退了,开口告辞,退后走了三步才转身出门,在门口看见一个穿戴华贵的妇人,贾琏上前行礼。

    “贾琏见过婶婶。”该有的礼数一点都不能少,尽管内心深处高度戒备王夫人。

    说到王夫人,贾琏从小说里的记载得出一个结论,这女人大概是不满足于掌握后宅,所以才要让王熙凤嫁过来,拿王熙凤当枪使,王夫人稳坐后台。将来即便贾琏袭爵了,王夫人依旧能稳坐荣禧堂,甚至还能把这对夫妻挤到东跨院。

    王夫人的聪明程度也就那样,王熙凤是个文盲,王夫人拿捏的很稳。

    现在贾琏既然来了,将来如何就不好说了。总之,拿了我的还回来,吃了我吐出来。

    王夫人容貌也就是中上水准,倒也对上了大户人家娶妻娶贤的标准。只是这个“贤”,还优待商榷,从小说里的描写看,王夫人肯定当不得一个贤,至少不是这个时代标准的贤。

    “琏哥儿这是大好了,可喜可贺。”王夫人在嘴上是没问题的。

    “多谢婶婶关爱,琏告退。”做足了礼数,贾琏没有多留。

    站在原地的王夫人看着贾琏的背影,心里不免悻悻,怎么就活过来了呢?

    回到居所无事可做,书房里找了本《论语》,让桂香泡来茶水,不紧不慢的看了起来。

    这一看就出事情了,朗读一遍之后,内容都记住了。这个就是金手指么?

    还有这个繁体字,得还好学学,不然遇见字不会读,不知道啥意思,那就难看了。

    好在提取的记忆中有两本字典书,书房里都有。贾琏分别找到《子汇》《正字通》,嗯,不懂的字可以随时查找,先把论语读了,再抄一遍。

    再有一个就是书法了,科举考试的书法为馆阁体,这个必须要练好的,写出来的字就跟印刷出来的一样,才算是合格。

    贾琏的肌肉记忆还在,拿起笔抄书的过程中,很快就能写出还算工整的字来。这让贾琏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前身的字写的一般,基本功是学过的,就是练的少。族学里的贾代儒教书不行,教孩子写字的能力还是合格的,能中秀才的人,字不会太差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