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满脸的问号-《初唐:砥砺前行》


    第(1/3)页

    陈青兕挂着弘文馆直学士的身份,这一次进宫就简单了许多。

    没有多余的查问,陈青兕在间隔十余日后,再次见到了大唐天子李治。

    李治还是一如既往地温和,真就如一只绵羊一样。

    若不是陈青兕熟知那段历史,真就会给他这副模样给蒙骗了。

    “见过陛下!”

    李治亲和的笑道:“一旁入座。”

    等陈青兕入座以后,方才道:“朕召见你来,是对你提出正对国子监的改制很有兴趣。朕发现,你的建议中有些事情点到为止,似乎有所保留,却不知为何。”

    陈青兕道:“回禀陛下,并非臣藏着掖着,是实际情况并不允许。”

    李治问道:“这是为何?”

    陈青兕道:“先皇有先见之明,扩建国子监,招揽天下英才,让天下寒门有机会入国子监接受名师指点,成为栋梁之材。只是将生员的选择职权下放,让地方县令、县丞来选,本就不太适宜。县令、县丞忙于县衙事务,哪里能够分心他顾?”

    陈青兕当然不会说,进入国子监便有机会攀龙附凤。那些家里有些权势地位金钱的庶族会以各种手段获取名额。

    这对县令、县丞是一大考验,很婉转的表示县务繁忙。

    李治当然明白,也不点明。

    水至清则无鱼,身为皇帝,只要不过分,李治对于一些无伤大雅的敛财行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他只是皇帝,不是言出法随的神,没办法控制天下人都如圣人一样。只能自己以身作则,提倡廉洁。

    陈青兕继续道:“臣能够想到最合适办法是在各地修建县学、州学,让天下人都能感沐浴陛下恩典,依靠成绩来定资格。可大唐百废待兴,很多事情都需要处理,无法做到如此规模的改变。故退求其次。先将生员的成绩与官员的政绩结合,以此鼓励乡县推行文教,为朝廷选择优秀人才。”

    陈青兕当然知道穷不能穷教育的道理,只是这个时代并不适用。

    印刷术跟造纸术还未到位,书本的价格注定全面推行教育任重道远。

    陈青兕并不懂印刷术、造纸术,能做的就是尽量提高百姓的识字率,让他们接触到知识,推动由量变到质变这一过程。

    总之路得一步步走,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