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士族复仇-《浪漫三国行》


    第(3/3)页

    ~~

    但是孙策喊来了其二弟孙权,并说:“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弟不如兄也。但一心办事,守住江东基业,兄不如弟也!”

    孙策说完而去世,时年仅二十六岁。

    ~~

    孙权,字仲谋,孙坚的第二个儿子。

    孙策行军打仗,常把孙权带在身边。

    孙权十五岁举孝廉,做了阳羡县县令。

    在谋篇布局上,孙策是很有战略眼光的。

    他在江东与各大士族不和,所以,便让其弟弟早早就成为顶级士族。

    孙策很清楚自己满手血污,是洗不干净的。

    和江东各大士族也是没法和解的。

    但是,他让其弟孙权清清白白上路。

    那么将来,孙权和江东各大士族还是可以合作的。

    孙策也为孙权安排好了最合适的辅佐。

    此人便是张昭。

    孙策还对张昭说如仲谋难挑重担,汝可代之。

    ~~

    张昭,彭城人,出身很好,学问很好。

    其年少时便好学,擅长隶书,随白侯子安学习,与琅琊人赵昱、东海人王朗一道闻名又互为友好。成年后,他曾被举荐为孝廉,但他推辞没有接受,而是与王朗一起讨论以往君王避讳之事。

    徐州才士陈琳等对他颇为称赏。

    此前,徐州刺史陶谦慕名察举他为茂才,遭到拒绝。

    陶谦认为张昭轻视他,因此将其监禁。

    经赵昱援救,张昭才被释放。

    但陶谦病逝后,张昭还是为他写了悼文。

    可见张昭此人,还是很大度的。

    后来,张昭逃到江南,受到割据江南的孙策的重用。

    他与其余三位江北文士张纮、秦松、陈瑞等均为孙策谋士。

    四人中,张昭的地位最为突出,官拜长史、抚军中郎将。

    当然,这些官职,乃是孙策自封的,并无朝廷同意。

    孙策对张昭极为礼遇,曾同他一道登堂拜见张昭的母亲。

    江东领地上几乎所有重要的事务都由张昭经手。

    所以,他深受北方士大夫的敬重,在往来书信中多有称赞张昭。

    张昭的到来,对于孙氏在江东的形象,作用是很大的。

    ~~

    孙策敢在临终遗言如此,乃是其心里清楚,张昭并不控制军队,对孙权构不成威胁。

    另外,张昭作为孙家和江东士族以及北方流寓之士沟通的桥梁,又确实不可或缺。

    ~~

    张昭是孙策的长史,在江东官吏之中,有巨大权威。

    他迅速给各地下发文,要求各地郡守县令不要来给孙策奔丧,而要原地留守,严加戒备。

    孙策堂兄叫孙嵩,手握重兵,原本想借机夺权的。

    但他见到附近的县城早已严阵以待,就放弃了计划。

    ~~

    虽然周瑜是孙策从小到大之好友,但孙策临终托孤的重臣里,竟然没有周瑜的名字。

    这就成了孙策的一个谜。

    当然,此时周瑜是奉孙策之命,讨伐曲阿。

    但周瑜闻孙策死讯,仍是第一时间带着军队回来奔丧。

    当时周瑜是江夏本守兼中护军。

    周瑜之江夏太守之职,乃是候任。

    因为此时江夏还在刘表的麾下。

    而中护军这个职务是最有震慑力的。

    孙策让周瑜任中护军,应该是早早准备好了,万一自己有何意外,周瑜这个最好的兄弟,可以帮自己稳住全军。

    周瑜回来,孙权的地位,就谁也无法撼动了。

    最重要的是,周瑜为孙权留住了世间一大才:鲁肃!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