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明泉初晨-《王朝寿过世家》


    第(2/3)页

    定睛看了一眼后,周明又移开了目光。男子感知敏锐,在感受到周明的目光后,扭头看了一眼,好巧不巧地又看见周明微蹙的眉头,心中也是略有不爽,自己也是轻皱了下眉,不过他也并没有做出什么粗鲁的举动,只是仔细地打量了下周明。

    看着周明虽然穿着一身青色底,有些泛白的道袍,看起来有点落魄,(哦,不是看起来落魄,而是本来就落魄。)

    不过一双如点漆般的双瞳,却是充满了朝气与活力。男子对于周明也是有了点兴趣,可也只是有点儿兴趣罢了,并没有想认识周明的打算。

    看了一眼后,男子转过头来,继续拿着酒壶,不时地仰头,又来上一口,一步步走出了客栈。周明吃完后放下手中的碗筷,正好小离也吃完了,周明拿起一旁摆放的茶水倒了一小茶盅,漱了口后,将水吐到桌下的漱盅里。

    然后,周明将小离留在原地,自己回到房间里,将纯均剑和龙雀刀拿了出来。一切收拾妥当后,周明叫来小厮,结好账后,起身带着小离走出客栈。迈步走出大门后,周明正好看到之前的那个男子,渐行渐远的背影。男子手里提着一壶浊酒,一步一步地往前走,遇到交叉的巷口,拐了个弯,已不在了周明目力所及的范围。

    不过周明也没有打算上前追住他。本就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有一面之缘就够了,何必多生事端,彼此纠缠。

    周明自己还有正事要办,可没有闲工夫去认识一些无关紧要的人。

    周明边走着,边拿出怀中揣着的两封信,信封从外观上看,毫不起眼;内里的话,周明也没有看过,不好评价。

    周明仔细端详一番,翻来覆去地看了一遍后,又举起来,对着太阳光看了一遍。可惜,信封是用特殊材料做的,太阳光照不穿。

    周明嘴里嘟囔道:“希望老头子真有那么厉害,这进九州书院,可就靠这两封信了。”说完后,周明又把这两封信放回怀中。

    百年前,大夏将官员选举制度从以前的察举制改为科举制,让寒门士子有了在朝为官的机会。只要有着极深的学识,通过科举这条道路,普通人也有着能够得见天颜,上达天听的机会。

    民意可以直达皇帝的御书房,而不是被高层的贵族门阀控制,肆意歪曲。下层老百姓的声音能被听到,能被重视。

    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学院也是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学院分为两类,一种是学堂;另一种是太学。

    学堂分为三级,初、中、高三级,初级六年,中级三年,高级三年,然后经过“国考”。

    最后在这十二年中综合表现出众的学生,再由各大太学择优选取。经过近百年来的发展,学院制度普及到九州各地,形成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知识不再被贵族阶级垄断,平民也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目不识字的白丁渐渐地在九州上消失。

    而在太学中执牛耳者,毋庸置疑,便是这九州书院。九州书院由大夏皇室注资修建,在科举制兴起之前便已经成立,总部设在京都,是各大贵族门阀争相进入的学院。

    在科举制兴起后,九州书院的性质也从皇家学院转为平民学院,开始面对平民招生。在许多地区开设分部,为大夏培养出许多人才。

    周明并没有正规地接受学堂教育,所以就没有学籍,而没有学籍是没法入学的。户籍只能支持你就读初级学堂;就读了初级学堂,破除蒙昧,才有学籍;有了学籍才能一步步往上升。

    这不是按照学堂路子一步步升上来的,就只能走,通过由专人推荐,进行入学考试的路子了。走出客栈后,顺着这条街道一直往下走,周明来到了另一条街道。

    现在脚下的这条街道叫宁安街,是明泉城内的大街,街上足有六个坊市,占到明泉城内坊市的六分之一,就连郡守府也坐落在这条街上。

    明泉城内十六条街,三十六个坊市,有些街上才只有一、两个坊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