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硝烟弥漫下的玄机——战争疑云篇-《世界未解之谜全知道》


    第(3/3)页

    珍珠港事件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它的真相还应有更多材料的披露和进一步的研究。珍珠港事件是不是苦肉计,谁也不敢下定论,也许历史会告诉人们真相。

    ■诺曼底登陆之谜

    诺曼底登陆对盟军来说是一次十足的军事冒险,然而,冒险成功了。诺曼底登陆是二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胜利地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军的失败。

    自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后,苏联红军便一直单独地在广大的欧洲大陆上与德军作战。可是,斯大林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纳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

    1943年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盟军立即开始制订登陆计划,首先确定登陆地点。根据历次登陆作战的经验教训,登陆地点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要在从英国机场起飞的战斗机半径内;二是航渡距离要尽可能短,三是附近要有大港口。几经权衡比较,盟军选择了诺曼底。

    诺曼底虽然距离英国较远,但诺曼底登陆也有许多对盟军有利的条件。当时,德国潜水艇已经基本被肃清;盟军空军已经赢得了制空权;由于法国抵抗组织的破坏,法国北部已经成为“无铁路区”。另外,德国对盟军可能从什么地方登陆琢磨不清。英国成功地对德国实施了疑兵之计,他们集结了一支假的“舰队”,还发出大量电讯,造成盟军司令部在肯特的假象。此外,美国著名将领巴顿也引人注目地出现在肯特,让德国情报认为他已经受命指挥装甲部队进行主攻。

    终于,德军西线司令部上了钩。德国最高统帅部判断盟军最有可能选择狭窄的多佛尔海峡登陆,而诺曼底行动只是佯攻。这就导致德军在西线的大部分兵力、兵器被浪费在加莱地区,而诺曼底则因兵力单薄无法抵御盟军的登陆。战后缴获的文件表明,希特勒倒还没有完全上钩,出于外人无法理解的直觉,他反复叫嚷,要注意诺曼底!

    1944年6月5日夜晚,一支由英国、美国、加拿大海军组成的强大舰队从英格兰南海岸起航出海了。这支舰队包括143艘英国和加拿大战舰,46艘美军战舰,11艘其他盟军海军战舰。为舰队打头阵的,是数百架英国皇军空军重型轰炸机。

    6月6日,联军在诺曼底海岸登陆,完全出乎德军的意料,对德军的指挥和行动造成极大混乱。德军未能及时向装甲预备队下达向登陆场开进的命令,预备队开进时又受到联军空军阻挠,丧失了有利时机,组织不起来强有力的反击。至6月12日,诺曼底德军认为已无力夺回被占领的海滩阵地,恢复原态势时,就全面转入防御,限制联军扩大登陆场,以等待更多预备队的反突击。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诺曼底虽然以盟军的胜利告终,但那次战役中究竟牺牲了多少人,仍然是一个谜。据英国媒体报道,当时的战斗情形相当混乱,那些被炮弹和炸弹炸得支离破碎的尸体永远都不可能得到辨别。很多士兵落水失踪了,那些负责清点伤亡人数的士兵也被打死了,一切记录都已经不可靠了。

    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此役盟军共伤亡12.2万人,其中美军73000人。海军损失1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和48艘其他舰船。德军伤亡73000人,被俘41000人,共损失11.4万人。历史学家表示,最为权威的死亡人数统计是永远不可能得到的。即使是现在,这一片曾经发生过激烈战斗的土地仍然时不时发现一些战士的遗体。

    为了削弱德军的防卫,同时还有超过19000名的诺曼底平民在联军的大规模炮火中丧生。根据诺曼底历史博物馆的记载,为了给诺曼底行动铺平道路,联军在1944年的4月和5月损失了大概12000人。统计德国人的伤亡更加困难。诺曼底历史博物馆表示,虽然数目不知道,但估计有40000人至90000人。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是以巨大的人员牺牲为代价的,逝去的人已经永远逝去了,他们的贡献将永远被铭记。

    ■二战中德国为何未能造出原子弹

    纳粹德国为什么没能造出原子弹?几乎所有关心二战史的人都问过这个问题。德国原子弹计划负责人海森堡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为何海森堡没有为希特勒成功地开发出原子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曾企图研制和使用原子弹。此举引起英、美等盟国领导人和科学家们的极大惊恐。有幸的是,德国研制原子弹的企图最终未能实现,世界人民也因此得以避免一场法西斯的原子弹灾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德国就拥有庞大的核物理研究机构和许多杰出的物理学家,全世界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学者数德国最多。在核裂变研究方面,德国物理学家更是远远跑在美国的前面。早在1938年3月,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奥托·哈恩和弗里茨·斯特拉斯曼就在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成功地进行了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的实验,终于出现了物理学界期待已久的裂变效应。铀裂变的发现震惊了科学界。从原子核裂变中获得无比巨大能量的实验已突破,哪一个国家能够首先把它转为实用,就有可能利用核裂变制成威力无比的原子弹。

    1939年4月,德国纳粹召集六位最出色的核物理学家,在柏林秘密讨论利用原子科学成果制造核武器。同年夏季,德国政府未加任何解释,突然禁止铀矿从它占领下的捷克运出,并且下令封锁一切有关铀的新闻。同时,从苏黎世传出消息:德国正在进行一项秘密的“化学工程”,由德国铀学会的物理学家指导,直接对柏林陆军武器部负责。

    种种迹象表明,德国正在着手研制原子弹。如果数百万的德国军队装备上当时绝无仅有的核武器,希特勒就能统治世界或者毁灭世界。为了抢在希特勒的前面赶制出第一颗原子弹,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上书罗斯福,提请美国当局注意正在日益逼近的来自法西斯德国的原子弹威胁。罗斯福总统采纳了爱因斯坦的建议,组织制订了著名的“曼哈顿计划”,命令全力以赴研制原子弹。

    1944年底以前,同盟国的科学家普遍认为,德国在原子实验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匈牙利核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在一篇文章中说,按照德国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德国人本来在1942年就应该能够造出原子弹。

    然而,事实却出乎意料。1944年11月23日,当乔治·佩顿将军攻克德国重要的核研究基地——斯特拉斯堡时,美国执行“阿尔索斯”行动的原子谍报人员直奔斯特拉斯堡大学新建的实验室。经过仔细搜查,他们发现了隐匿于此的纳粹德国的铀计划和铀学会有关铀研究最完整的档案。获得的情报资料十分确切地表明,在1942年就有人把制造原子弹的可能性告诉了希特勒。但直到1944年底,纳粹德国在原子弹方面的研制工作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比美国洛斯阿拉莫斯中心的研究人员要落后两年。这使美国领导人确信,来自德国的任何突然的核袭击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这时才彻底消除了当时美国人的忧虑。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纳粹德国在核军备竞赛中由先进变为落后,而始终未能造出原子弹呢?由于法西斯当局推行种族歧视政策,残酷迫害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尤其是犹太人,希特勒竟然把整个物理学讥讽为犹太物理学,任意下令逮捕持不同政见的科学家,致使像哈恩、施特拉斯曼、迈特纳、爱因斯坦、赖纳、弗里施这样出类拔萃的科学家纷纷离开德国,逃亡国外。

    在原子能研究方面,德国缺乏全面的指导和统一的目标,各单位之间缺少协作。教育部、陆军部、邮政部各搞一套。希特勒满以为胜利在望,对要花长时间的新武器研制不感兴趣。他把相当大的科技力量用来研制“v-2”型导弹,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对原子弹的研制。

    同盟国加紧对德国进行空袭,实行闪电般的地毯式的轰炸,迫使德国的研究小组总是不断地搬家,试验设备常常是装上又拆,拆了又装,很难找到一个绝对安全的角落。1942年11月,美国空军大规模空袭了德国在挪威的生产重水的里尤坎工厂,迫使该厂迁移。在前往柏林的途中,又遭到游击队的袭击,生产重水的贵重设备和大部分重水彻底破坏。很显然,这场空袭使德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遭到巨大困难。

    此外,美国研制原子弹的计划是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甚至严格到连当时的副总统杜鲁门和国务院的高级官员事前竟毫无所知。新闻检查相当严格,禁止报纸和电台以任何方式泄漏有关原子能的消息。因此,希特勒被蒙在鼓里,完全不了解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情况。希特勒的军需部长阿尔风特·施佩尔战后在纽伦堡被判为战犯。他曾后悔地说,要是他当时得知美国在进行“曼哈顿计划”,他就是上天入地也要想方设法赶上美国人。

    正是在以上诸多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法西斯德国才未能研制成功原子弹。否则,欧洲的版图,甚至西半球的版图将会大不一样。

    ■失踪了的第三颗原子弹

    二战中,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这似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据说美国在日本投掷了三颗原子弹。那么,这消失了的第三颗原子弹到哪里去了呢?

    为了震慑邪恶势力,迫使日本投降,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日本也迅速宣告投降。

    长期以来,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美国在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可是,有人透露,其实美国向日本投了三颗原子弹,光长崎就两颗,有一颗没有爆炸,最后神秘失踪。如果美国在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这第三颗原子弹到哪里去了?

    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试图弄清事情的真相。近年来,真相似乎一点点浮出了水面。其中,美国原子弹研制和生产的组织者、美国退役陆军中将格罗夫斯在其回忆录中所透露的细节无疑最具有权威性。

    1945年7月24日,格罗夫斯在给马歇尔的报告中,就提出了对日本的四个原子弹轰炸目标,它们是广岛、长崎、小仓和新潟。到7月底,确定了其中的三个目标。格罗夫斯在他的回忆录中明确写道:“广岛是第一目标,小仓兵工厂和小仓是第二目标,长崎是第三目标。”为此,美国从一开始就准备了三颗原子弹。

    8月6日早晨8时,两架b-29轰炸机从高空进入日本南部工业和军港城市广岛上空,其中一架装载了一颗五吨重的原子弹——“小男孩”。9点14分,装载原子弹的美机对准广岛一座桥的正中,原子弹从被打开的自动投弹装置落入空中。45秒钟后,原子弹在离地600米的空中爆炸,广岛上空立刻出现强烈的白色闪光,发出天崩地裂的爆炸声。整个广岛顷刻间变成人间地狱,25万人同时丧命。

    8月9日,美机又按计划对九州的海岸港口城市小仓实施原子弹轰炸。凌晨3点49分,执行投掷原子弹任务的b-29两架轰炸机和两架侦察机从美国提尼安空军基地的跑道上起飞。当它们到达小仓上空时,由于天空中有大雾,能见度低,肉眼根本看不到目标,于是决定放弃轰炸小仓,然后飞向第三目标长崎。长崎上空同样是云雾重重,但这一次飞机是不可能带着核弹返回的,于是临时决定采用雷达轰炸。当飞机作好投弹预备的时候,空中的云雾忽然散开了,轰炸员果断地把两颗核弹投了下去。

    事后,美国战略轰炸统计局估计长崎约有35000人死亡,60000人受伤。格罗夫斯在事后听到伤亡人数时说:“这个数字比我们原来估计的要少得多。”原子弹是投下了,但它们落地之后的情况却是许多人都没有想到的——这两颗原子弹中只爆炸了一颗。

    当时,日本长崎的防空报告准确地记录下了这一情况:“本日10时50分b-29两架,自熊本县天草方向北进,经岛原半岛西部橘湾上空入侵长崎市上空,11时2分投下附有降落伞新型炸弹两个。”这说明当时确实投掷了两颗原子弹。由于爆炸的这颗原子弹偏离目标约2000米,另一颗未爆炸的原子弹并没有受到损害。接到报告后,日军大本营立即派人将这颗没有爆炸的原子弹严密看管起来。由于日本注定将成为战败国,而且帝国大学的原子加速器已遭到美国飞机轰炸的破坏,因此日本无法研制原子弹。后来,日本人从关乎民族利益考虑,决定将原子弹交给苏联。

    由于苏联已经从参加过美国原子弹试验的英国科学家法拉奇那里得到了美国原子弹试验过程中重要的科技情报,又从日本人手里得到这颗没有爆炸的原子弹的实物,很快就在1949年8月29日4时,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苏联原子弹爆炸的消息震惊了美国总统杜鲁门,他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自从1938年底,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曼用中子轰击铀而发生了裂变之后,美国、英国、法国和逃到美国的德国科学家,经过了七年努力,才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为此美国动用了50万人,花费了23亿美元。这样巨大的开支,对于刚刚在战争中恢复过来的苏联,显然是难以承受的。因此,美国预言苏联至少需要20年才能造出原子弹。

    至此,美国才知道,为什么当初在长崎死于原子弹爆炸的人数与他们预先估计的有如此大的出入,为什么苏联这么快就可以研制出原子弹与他们抗衡……然而,一切都晚了!

    ■美军猪湾入侵为何失败

    古巴一直是美国在美洲的头号敌人。为了颠覆古巴,美国扶植了许多古巴反对势力。可是,勇敢的古巴人经受住了考验,使美国的猪湾入侵阴谋失败。

    1959年1月,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国长期扶植的巴蒂斯塔政府,建立新的革命政权。从那之后,卡斯特罗就成为美国的头号敌人。美国政府担心距离美国海岸只有100多公里的古巴将成为苏联威胁美国的滩头堡,一直企图颠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新政权。

    从1960年起,美国中央情报局就开始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和多米尼加、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纠集古巴流亡分子,随时准备登陆古巴,推翻卡斯特罗革命政权。

    1961年4月17日,在美国的暗中支持下,1500名经美国中央情报局训练过的古巴流亡人员组成的“2506”突击旅分乘13条船从尼加拉瓜的贝尔萨斯港出发,在古巴猪湾登陆,占领了长滩和吉隆滩,并继续向北推进。古巴军队和民兵与入侵的美国雇佣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三天后,“2506”旅被古巴政府军击毙击伤114人,其余1113人被俘获,猪湾入侵宣告失败。这一天恰巧是肯尼迪总统上任后的第90天。事后,肯尼迪总统不得不在美国大众面前公开承认猪湾事件是一件绝不能再发生的错误,声称对该事件负全责。这起事件让美国政府大为难堪,成为世界媒体嘲讽的对象。

    由美国作坚强后盾的猪湾入侵怎么会失败呢?入侵古巴的计划早在艾森豪威尔任期内即1960年3月就已拟就,并得到总统的批准,当时被称做“冥王星行动”。肯尼迪总统上任后,该计划逐渐扩大,由装备有坦克、飞机的约1500名古巴流亡人员组成的“2506”旅在古巴实施两栖登陆,占领滩头,并向纵深处发展,然后把迈阿密的古巴流亡政府空运回古巴,由它出面请求美国援助,以此最后击败卡斯特罗。但显然区区1500人是难以与卡斯特罗的20万军队相抗衡的,更不用说向纵深发展了。原来预计古巴境内有5000人左右反政府武装人员,但实际上只有50人加入入侵部队。原计划登陆时不会遇到抵抗,并有足够时间建立滩头工事,因为估计卡斯特罗需要时间调动军队,但此幻想也破灭了。“2506”旅从一开始登陆,就遭到一个多营民兵的阻击,卡斯特罗当天就调动部署好装备有坦克的部队对付入侵。出师不利,看来这一计划注定是要失败的了。

    按照预定的计划,美国空军在登陆前准备出动三批共40架次b-26轰炸机,攻击约40个古巴军事目标。飞机将涂上古巴空军标记,由中央情报局的飞行员和经美国训练的古巴人联合驾驶。但是,在肯尼迪的命令下,第一批只出动了八架飞机,并在受到世界舆论的谴责后,完全取消了以后两批飞机的轰炸,这就使古巴空军仍拥有机场和飞机。后来,美军虽然派出“博克塞”号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但由于只限于保护b-26轰炸机和运输船只,不能直接向卡斯特罗的部队和飞机开火,因而只能眼看着入侵部队被古巴政府军打得落花流水。因此,缺乏足够的空军支持是此次入侵失败的致命点。

    此外,入侵计划的泄露也可能是导致美国猪湾事件失败的原因。早在1960年3月,入侵古巴计划就已确定,并有两批近50名受到特别训练的古巴人先行潜入古巴,以便与国内反卡斯特罗的抵抗力量相联系,使国内外反政府力量里应外合,紧密配合,协同作战。但这些人一潜入古巴,即被捕获,卡斯特罗由此可能得知入侵计划。为了配合猪湾入侵,中央情报局还企图暗杀卡斯特罗,派杀手在卡斯特罗经常光顾的饭店等候下毒。但偏偏那段时间卡斯特罗没有露面,暗杀行动可能已经泄露了。

    以上的种种猜测表明,猪湾入侵的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了。但是,关于这一事件的很多史实,美国和古巴都没有完全披露,使猪湾事件更添神秘色彩。

    ■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战机为何外飞

    伊拉克战机未曾战斗便飞赴近邻伊朗,是为保存实力,还是空军的叛变呢?萨达姆没有作出明确的解释。

    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打响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每天出动7000架次飞机对伊拉克军事战略目标进行狂轰滥炸。号称是“世界上第五支最强大的军队”和拥有700多架先进战机的伊拉克空军却按兵不动,被动挨炸。不仅如此,从1月26日开始,先后有100多架飞机纷纷飞往邻国伊朗。

    海湾战争的帷幕刚拉开不久,伊拉克空军就演出这场战机东南飞的“好戏”,真使人感到迷惑不解。对此情况,伊拉克当局却一直守口如瓶,保持缄默,从而更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人们不禁要问,在这战火猛烈燃烧之际,伊拉克战机为何不迎头起飞,痛击敌机,却远走高飞,这究竟是“阳谋”,还是“阴谋”?是“出逃”还是“避难”?是“厌战”还是“保存实力”?到底有多少架飞机外飞?它们的最终命运如何?至今这一系列疑团尚徘徊于人们的脑海之中。

    这支自诩为“世界上第五支最强大的军队”到底搞什么鬼?西方新闻媒体曾对伊军战机外飞事件大肆报道,真真假假,扑朔迷离,令人难辨真伪。

    根据当时许多西方观察家的猜测和判断,这可能是伊拉克当局保存战斗实力所采取的一种韬晦之计。由于两伊战争刚刚结束,双方的敌对关系有所缓和。因此,把一部分先进的战机转移到邻国伊朗境内保存起来,较之留在国内用钢筋水泥修筑的地下掩蔽体内更为安全,故而战机纷纷外飞。然而,伊朗驻法国大使阿哈尼先后两次向外界否认两伊有过这样的默契或协议。

    也有一些人猜测,伊拉克国内的一起未遂政变可能是伊拉克战机外飞的直接原因。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把伊拉克萨达姆政权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和海湾战争爆发后,美国更是盼望伊国内发生内讧或政变,以此推翻萨达姆政权。据西方媒体猜测,在海湾战争初期,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和伊占科威特的空袭取得了成功,摧毁了36枚飞毛腿导弹和300多架飞机。这使萨达姆总统大为恼火,他以“防空不力”为理由,处死了一名空军司令和一名防空司令。于是,效忠这两位司令的伊拉克空军将军和一些飞行员发动了一场未遂政变。东窗事发后,这些飞行员纷纷寻找机会,驾机出逃,飞往伊朗,寻求避难。

    还有消息宣称,海湾战争期间,除向驻科伊军投放大量的收音机以及传单之外,多国部队还在美国示意下向伊本土投放了数以百万计的传单,规劝他们弃械投降。这一伎俩多多少少收到了一些效果。可以说,心理战虽谈不上所获颇丰,但毕竟还是有一定成效的。据说,“沙漠风暴”计划开始后,美国空军诧异地发现,他们几乎遇不到任何伊拉克战机的拦截。许多西方人士认为,伊空军有可能是开小差,临阵脱逃,以免多国部队“以石击卵”。

    伊拉克战机接二连三飞往伊朗一事,使执行“沙漠风暴”的美军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他们看到数以百计的伊军战机受制于多国部队的狂轰滥炸,致使伊空军无法发挥应敌效应,只能外逃。另一方面,他们也意识这些外飞的战机日后有可能东山再起,后发制人,使美军腹背受敌,这对多国部队是一大威胁。但是,这一担忧是多余的,因为事后证明,伊军战斗机并没有做出这一“惊人之举”。

    那么,到底有多少飞机飞往伊朗呢?它们的结局又是如何?据西方军事观察家分析,海湾战争爆发前夕,伊拉克拥有各种类型飞机1300多架,其中作战飞机700多架。虽有一定的实战能力,但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强大的空军优势对垒,力量仍是相差悬殊。因此,战争一开始,由于美国掌握绝对的制空权,使伊拉克空军难以起飞作战。起初,只有50多架飞机外逃远飞,后来增至100多架。截至1991年2月10日,已多达145架。其中包括米格-27、米格-29歼击机和幻影f-1战斗轰炸机等性能最好的战机,还有少数民航客机等。

    对于这批飞来的财富,伊朗政府最初的态度是将这批战机连同其飞行员一起扣留到战后再归还伊拉克。但事后不久,伊朗当局又改口说,由于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对伊朗负有战事责任,有可能考虑将这批飞机作为战争赔偿。然而,海湾战事早已结束,伊拉克究竟是否索回了飞跑的战机,依然是个不解之谜。

    “出逃”抑或“避难”、“阴谋”抑或“无计”、“厌战”抑或“保存实力”……至今这一系列疑团仍萦绕于人们的脑海中,引起多方揣测,但无人知晓其中真正的动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