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不过如此-《回到过去当钓王》


    第(2/3)页

    刘潇云在试钓又逮了一条鱼之后感觉这样下去不行,很果断的的调整了思路。

    临时改拉饵为搓饵,双钩饵球明显大了一号,到了翻身预设的深度就提竿抖落钩上的饵料。

    想要把鱼聚的多,窝量是关键,刘潇云虽然不知道为啥落后张扬,但这个调整思路是绝对没问题的。

    看到这,可能有人要问了,凭啥啊?

    同样的投饵量,同样的频率节奏,张扬为啥比刘潇云聚来的鱼更多?

    是因为用小药的效果差异吗?

    还真不是,俩人加的小药效果差距不大,张扬的饵料没有太大的碾压性优势。

    那是为啥呢?

    一个词儿,精准!

    准确点说,抛竿双钩饵料入水之后的落点精准!

    这里就显示出基本功过硬的优势来了。

    同样的投饵量,刘潇云的双钩饵料入水之后,散布范围大致在二三十公分的圆形面积内。

    而张扬呢?双钩落点几乎杆杆重叠,散布范围撑死茶杯口那么大。

    同样的投饵量入水,落点散布不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同一个位置持续的散落诱鱼,自然聚集起鱼群的速度就要更快一些。

    东一杆西一杆,饵料落水散落范围变大,鱼群聚集的效率自然就会变低。

    十分钟的抛投做钓,已经可以从量变引起质变,体现在结果上,就是聚集的鱼层高度会有一定的差距。

    张扬这边翻身就接口杠肚,而鱼层更低的刘潇云,节奏就慢了小半拍。

    不过这点优势,暂时还不能对最终结果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刘潇云很快意识到了这点,进行了有意识的补窝子,加大投饵量。

    聚鱼的过程跟滚雪球有点类似,起初阶段进度很慢,但是到了一定规模之后就会越来越快,只要跟上投饵量,鱼群密度很快就能追上。

    再刘潇云有意识的加大投饵量之后,大概用了七八杆的样子,总算如愿以偿见到了第一个高位的杠肚接口。

    总算追上了张扬的节奏,刘潇云继续闷头钓了起来。

    在刘大师追鱼层的时候,张扬已经不紧不慢的九条鱼入护,足足领先了刘潇云七条鱼。

    这还不算完,随着持续做钓的不断带饵入水,鱼群密度越来越大,给口的节奏也越来越稳定。

    张扬感觉机会差不多了,开始有意识的放口,逮双尾!

    如果问一个人,钓对象鱼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答案绝对是打浮,这是最快最直接的钓法,实战杀伤力max,没有之一。

    那如果没有打浮的鱼情呢?退而求其次用啥策略?

    钓定层+逮双尾!

    钓定层可以保证当前鱼情下,鱼群的密度处于比较高的状态,逮双尾,则最大程度上将做钓效率拉满。

    你想啊,一副子线有两个鱼钩,如果一杆只能中一条鱼的话,另一个钩子上的鱼饵基本起到的作用就是带饵做窝一条。

    正常的调钓抛投,钓组从上饵到入水,到浮漂翻身给口,这个过程至少要十多秒的时间,如果提竿慢那么两三秒但是却能择口逮双尾上来,实际做钓效率就可以提升至少70%-80%。

    所以在顶级对象鱼的比赛中有这么个说法,双尾为王。

    这是战略维度层面的差距,无法靠频率或者手脚麻利来弥补。

    而张扬此时的张扬对竞技钓鱼拥有最顶级的理解跟鱼情判断能力,只是尝试了几杆的功夫,已经找准了放口逮双尾的节奏。

    在浮漂翻身出现杠肚的漂相之后,大概停顿个两秒左右的样子再提竿,双尾概率至少提升八成!

    随着持续抛竿,双尾概率还会继续提升。
    第(2/3)页